名稱: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生活
垃圾處理既有技術問題,如工藝不完善,設備不配套等,也有市場效果不好和資金、管理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生活垃圾處理未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很多城市生活垃圾一直沿用混合收集、混合運輸、混合處理的方法,沒有實行源頭分類袋裝或其他方法收集,這樣就給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工作帶來很多技術難題。.目前缺乏有效的垃圾分類收集政策和資金支持,并且居民多居住在樓房,居住面積小,限制了垃圾分類收集的普及、;居民經濟收人低,不愿支付較多的錢購買較多的容器用于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分類收集存在二定的困難。
(2)未建立完整的垃圾收費制度。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處理費用由財政撥款,垃圾產生者并不承擔治理義務。而政府治理垃圾資金短缺,效率低下,導致垃圾越積越多,垃圾污染日趨嚴重。一些城市對居民的生活垃圾管理只是定點收集.,部分居民區收取了衛生管理費,其中只包含了垃圾收集費,而不含垃圾處理費,真正的垃圾收費制度還沒有建立。
(3)生活垃圾處理未進行資源化。隨著人們生括水平的提高,垃圾中有用成分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一些城市生活垃圾采取混合式收集,然后進行簡單的填埋,這種處理方式的弊端是使垃圾中的有用成分得不到回收利用,滲濾液難以處理,占地面積大。
(4)現有垃圾處理場設施不完善。,由于一些城市填埋場地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加之管理比較粗放。有的垃圾場由于處理設施建設資金不足,以推土機代替壓實機,垃圾不經任何預處理進行填埋,大量的垃圾滲濾液流人地表水,嚴重污染水體,危害人們身體健康,也加重了城市環境污染及環境安全的危機。
(5)環境衛生資金嚴重不足。城市建設維護稅呈逐年相對減少趨勢,致使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滯后于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城市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場建設等。因此,必須深化城建投資體制改革,增加城市基礎建設維護資金的投入。城市環衛設施建設是以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為主的公益性事業,投人大,產出小。過去都是政府包下來,要加快城市環衛設施的建設,必須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改革投資體制,多形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由過去的以政府作為投資主體這種單一的投資形式,轉變為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走出一條以政府投人為主,廣泛吸引社會資金進行建設的新路。另外,對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及處理設施應實行有償服務和使用,建立收費體制。同時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成立生活垃圾清運公司。 缺乏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致使一些環衛設施未能充分發揮效益,或是造成重復建設。因此應從認識上提高,強化統一規劃,增強城市規劃工作的力度。
開展防治技術成果的應用和轉化,實施技術改造和創新。控制污染重要的一條是要在技術上采取措施,而我國目前在垃圾處理技術方面規模太小,不能發揮高科技開發力度,同時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信息交流傳遞速度慢,處理技術深度不夠。因此,城市垃圾處理技術應注重開發,完善城市垃圾和農村生物質的熱解技術,加強可降解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技術研究,開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能源化的技術應用,建立有害廢物安全填埋和焚燒處理關鍵技術的推廣,有效實施高新環保技術研究、改造和創新。
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制定。為了規范居民、企業、政府和公眾團體的行為意識,保障城市垃圾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全面提高國民環境意識和環境法制觀念,應盡快出臺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細則及配套法規,在繼續完善環境立法的同時,應進一步強化保護環境執法力度。
深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大環境宜傳教育力度。目前,我國城市居民環境意識在提高,但環保行為落后于思想進步,綠色消費行為還沒有開展起來,白色污染日益嚴重,使生活垃圾難以處理,又影響堆肥質量。因此,應深入開展全社會環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同時,調整城市環境功能,完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質量、考核指標體系,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城鄉企業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產生,調動社會力量維護城市環境的整潔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