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自 關鍵詞:垃圾處理 http://www.h6090.cn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 年 結束以后不久 全德國的垃圾填埋在數以千計的填埋場
地 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例如地下水污染 臭氣 火險失控 嚙齒動物和鳥雀活動猖
獗 瘟疫問題等等 60 年代 主要在人口稠密區和大城市開始建造垃圾焚燒設備 使垃
圾量降低到原來垃圾量的20至25% 但是廢氣問題和大氣污染問題大量增加疾病也隨
之增加 這就是垃圾焚燒的第一階段 情況類似簡單填埋 對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這樣
一個人口稠密的國家環境問題仍然嚴重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才花大力
氣提高技術水平 先是在填埋過程中用礦物方法和人為方法實行與地下水隔絕 接著通過廢水處理采集滲漏水 在垃圾焚燒部門花費高昂的技術代價 采用煙氣凈化體系 對所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現在不論填埋還是焚燒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技術水平不過這是高成本為代價的這種代價當然必須由垃圾產生者老百姓和企業付出當時的5 萬多個低水平的垃圾填埋場現在還剩大約360個都是有序和集中堆放的通過上述從2005年起開始發生的變化填埋場所的數量還要減少一半到2020年估計只剩50到70個一些專門性的論文對此作了詳細論述。
除了對未經預處理和經過處理的垃圾進行純粹的填埋以外德國垃圾處理經濟還有其他標準其中包括
– 回收有機垃圾作堆肥或進行發酵處理
– 回收建筑垃圾和泥土
– 包裝垃圾分開收集和再利用綠點特殊垃圾分開收集和回收利用或清除
此外將來還要為某些產品開辟專門的處理途徑工業企業本身建立回收體系
這些產品有廢舊汽車廢舊電器廢舊電池廢油等我們在這些方面將有更大的
發展將出臺更多法規那時用戶在購買產品時就要為此支付處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