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自 關鍵詞:垃圾處理 http://www.h6090.cn
無論是繁華的城市,還是靜謐的農村,每天都在制造著大量的垃圾,如何處理它們考驗著現代人的智慧和能力。
我國每年生活垃圾制造量巨大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經歷過像中國現在正在面臨的固體廢棄物數量如此之大或如此之快的增長。”世界銀行2005年的一份報告如此開篇。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鄉生活垃圾也在快速增加。有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約2.77億噸,是垃圾第一大國,約占全世界生活垃圾的26%。同時,我國生活垃圾還在以8-10%的速度在逐年快速增長,與GDP增速匹敵。住建部專家2013年曾預測,到“十二五”末我國大概有14億人口,日均產生垃圾量105萬噸,全年生活垃圾產生量將達3.83億噸左右。
清華大學環保專家表示,“垃圾不僅影響了城鄉景觀,同時也污染了與我們生命至關重要的大氣、水體環境和土壤,對城鄉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垃圾不僅造成公害,更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現行垃圾處理方式不是“埋”就是“燒”
我國目前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除了露天堆放外,還有衛生填埋和焚燒處理。衛生填埋,避免了露天堆放產生的問題,其缺點是建填埋場地占地過大,使用時間短(一般十年左右),造價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資源浪費了;再就是焚燒處理,這種方式可以使垃圾體積縮小50-95%,但同時也燒掉了大量的可回收資源,還釋放出有毒氣體,如二惡英、電池中的汞蒸汽等,并產生有毒有害的爐渣和灰塵。
目前,全國約2/3的城市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其中1/4已無填埋堆放場地。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每年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人民幣。城市垃圾被轉移到農村,已是比較常見的處理方法。2011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合計約800座,年處理生活垃圾約為1.36億噸,垃圾處理能力還有較大缺口。
垃圾已經成為我國發展中的一項棘手的問題。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表示,目前我國垃圾處理缺乏資金,收費制度也尚未建立;其次法律法規建設還不完善;第三是垃圾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難度。
德安研發的垃圾生態化處理“神器”使垃圾資源化成為可能
中國環保產業骨干企業—德安集團研發的生態化垃圾處理系統,為我國垃圾處理工作帶來突破。
據了解,德安集團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為環境整體解決提供規劃、產品、技術和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家重點科研成果轉換單位。多年來,德安集團專注于環境治理領域,以“凈化環境、服務全球”為使命,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創造出了污水生態處理與回用,垃圾資源化生態處理,河道湖泊生態治理,廢氣凈化處理,山體生態恢復,雨水回收處理,景觀水處理,無水生態廁所等多個領域的環境整體解決工藝與產品,并擁有300余項專利,先后獲得多個國家級獎項,在環境保護產業中享有盛譽。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生態環境專家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德安集團董事長俞建德表示,德安研發的生態化垃圾處理系統的設計思路是家庭分類、源頭控制、就地處理。據了解,該生態化垃圾處理系統,實行以“家庭分類”為基礎的兩次分類,將食物性垃圾放入食物垃圾處理裝置,垃圾在微生物(好氧細菌)的作用下,被分解為水蒸氣,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氨氣等揮發排放,體積減少90%,部分剩余物生成有機肥料。而非食物性垃圾,則通過已有的垃圾收集運輸系統,送到垃圾資源化工廠,把其中的金屬、紙張、玻璃、塑料、橡膠等一項項分類,作為工業原料回用,又循環到工業經濟中去。
“德安集團研發的生態化垃圾處理系統非常值得推廣”,清華大學環保專家說,“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式都是集中式處理,這種方式就是積小成多,積小病為大疾,家庭分類、源頭控制給了我們新的思路,它將是未來我國垃圾處理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