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自 關鍵詞:垃圾處理 http://www.h6090.cn
目前,產業化全過程的監管總體處于一個無序的狀態。
堆肥處理的減量只有40%-50%,大量的垃圾又回到了填埋場。這樣的成本核算經常僅僅停留在一個處理的過程,或者起主導作用的處理過程,沒有考慮到后續處理的情況。
填埋的問題就更加嚴重,填埋過程只是無害化處理的一部分,并沒有完成全部的污染控制。在國外,一般一個填埋場封場后要連續維護和監管30年,包括填埋氣體和滲濾液的處理。德國的教訓很值得參考。開始時很多德國企業愿意做垃圾場的項目,特別是運行,但是到填埋場封場的時候,這些企業又紛紛倒閉,宣布破產。政府接手后沒有資金儲備做善后的工作。歐洲目前的做法是企業從垃圾處理費中拿出一部分錢,作為基金,存在銀行里作為善后處理的費用,并計算進成本。|建設工程教育網|如果企業最終倒閉的話,政府就用這些錢做善后處理的費用。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企業難以考慮以后的善后工作。目前,我國的垃圾填埋場只考慮的是處理過程的費用,最多考慮封場工程,而還沒有考慮封場后的管理費用。
由于成本核算體系的模糊,使垃圾產業市場化推進中,個別企業在投標過程中存在不計成本的競爭。有些企業首先把項目拿過來,以后的執行過程再利用成本核算的邊界模糊,另行與政府商量改變責任與義務,或者鉆政府監管不到位的空子,降低服務成本。無序競爭的后果必然侵害合法企業的利益,并最終侵害公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