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自 關鍵詞:垃圾處理 http://www.h6090.cn
在開展“清潔鄉村”活動中,永福縣大力推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有效破解農村垃圾的清、收、運處理難題。
一是集鎮衛生引進保潔公司推行市場化運作。在各鄉鎮集鎮所在地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成立保潔公司,將集鎮及附近村屯的保潔工作承包給專業保潔公司管理,政府每年支付一定數量的資金給公司,由公司負責集鎮垃圾的清運回收和衛生保潔,承包的保潔管理費用與年終評比進行掛鉤,有效解決了鄉鎮集鎮生活垃圾“清、收、運”處理難題。目前,全縣9個鄉鎮的集鎮及附近村屯的垃圾處理均實現了市場化運作模式。例如,堡里鄉在實行保潔工作市場化后,鄉鎮集鎮保潔范圍由原來的0.8平方公里擴展到1.5平方公里,保潔員工資從每月700元增加到每月1450元,鄉鎮主要街道實現了每天“兩掃一運,保潔全天候”的目標,集鎮衛生環境變得更好了。
二是垃圾實行“民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對不能實行市場運作的村屯,由村級保潔員將每戶村民垃圾桶中的垃圾收集進垃圾池,鄉鎮建立的垃圾中轉站統一安排小型垃圾車將垃圾池中的垃圾集運到中轉站,再用大中型垃圾車送至縣城垃圾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針對農村垃圾量大,垃圾分類、處理存在技術與后續配套設施跟不上的困難,永福縣還根據各鄉鎮、各村屯區域分布和地理位置具體情況,靈活采取“村收村運村處理”、“村收村運鎮處理”、“村收鎮運縣處理”三種農村垃圾處理模式,不斷完善農村鄉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建好相應的垃圾中轉站。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全縣99個行政村和社區100%建立了清潔鄉村理事會,有625個自然村垃圾實行村收鎮(鄉)運縣處理,有246個自然村垃圾實行村收鎮(鄉)運鎮(鄉)處理,有428個自然村垃圾實行村收村運村處理,有效破解全縣農村垃圾處理難問題。
三是村屯衛生成立清潔理事會推行自治管理。村民通過集資或利用村集體資金聘請保潔員,負責村民生活垃圾收集、清掃主干道、協助垃圾外運,成立以“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前輩、老教師、老工人)為主的清潔理事會,負責清潔費收管、保潔員聘管、村民行為監管,帶動村民一起推進“清潔鄉村”活動的開展,實現“村民自治”的長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