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自 關鍵詞:垃圾處理 http://www.h6090.cn
18日,記者了解到,近段時間臺州玉環縣海山鄉的居民犯了難,島上唯一的垃圾焚燒爐瀕臨大限,無法消納每日劇增的生活垃圾。為了保護海島的美麗清潔,玉環縣城管執法局在得知此消息后,積極對接海山鄉,努力為海島破解難題,更新垃圾處理設備。
據了解,隨著樂清灣跨海大橋的動工建設,海山鄉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的人來此游玩,更有許多在外海山人回鄉創業。在這美好前景的背后,是人口劇增帶來的垃圾量增長。
海山鄉副鄉長鄭玲芝說,島上每天能產生近6噸的生活垃圾,遇上節假日旅游高峰期,產生的垃圾量甚至會逼近10噸,這對島上唯一的垃圾焚燒站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據悉,早在2007年7月,海山鄉便投入30余萬建立垃圾焚燒站,初步建立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體系,通過焚燒、過濾、凈化三道程序,使臟亂的垃圾變成無臭無味的清煙,實現了海島生活垃圾自我消納吸收。自投產運行以來,共焚燒生活垃圾1.1萬噸,有效維護了海島良好的生態環境。
然而,因為受到海風、海水的侵蝕,鐵質的垃圾焚燒爐容易腐蝕,使得原本五六年的使用壽命縮短到兩三年,目前,爐體和凈化設備都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損。
“2010年時修整過一次,之后大大小小的修補就從未間斷,但從未動過核心零件。雖然機器消納垃圾的用時越來越長,效果也不盡人意,但總算還是能用。但現在燃燒室已燒穿,引風、過濾、凈化系統都已開爛,實在沒法用了。”鄭玲芝說。
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玉環縣城管執法局一行人來至海山鄉走村問癥,排憂解難,聽到了海山鄉黨委書記的“訴苦”,該縣城管執法局與當地政府緊密銜接溝通,并及時展開調研、著手工作,爭取在2014年10月前完成海島垃圾處理設備的更新換代。
近日,好消息傳至海山鄉,垃圾焚燒站工人葉銀水一改愁容,十分興奮。從事環衛工作十多年,他深知垃圾焚燒的重要性。“更換設備后,垃圾焚燒效率大大提高,二惡英排放重新回到環保標準,再加上更為先進的煙氣排放凈化技術,海島環境會變得更好。”葉銀水說。
“海島垃圾焚燒問題的解決是關乎海島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垃圾焚燒處理是我們的責任所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這是群眾路線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我們走村問癥、排憂解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玉環縣城管執法局局長李劍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