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垃圾處理http://www.h6090.cn提供】
在那些密集的垃圾場里,由于缺氧,有機物的降解過程十分緩慢。這一過程往往伴隨著氣體釋放,給周圍環境帶來不便;而當含有甲烷的氣體與空氣突然接觸后.還會引起火災或爆炸。氣體泄漏在美國造成了好幾起死難事故,例如, 1967年亞特蘭大游樂中心失火,1968年北卡羅來納州國家自衛隊軍火庫被毀,1975年密歇根州一幢大樓發生爆炸。
另外,含有甲烷的氣體還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魁之一。在那些又深又密集的垃圾場里,最好能疏導氣體,并在出口處把氣體收集起來,加以排除或利用,F在,為了避免氣體泄漏或浸濾現象發生,人們把垃圾場的底部和側部用塑料或由瀝青提取物制成的薄膜包了起來。到了最后的保護層,覆蓋材料更是講究;為防止雨水滲透,材料必須防水。因此,垃圾被牢牢地裹在密封的“皮膚”里。為防止污染自然環境,人們還安裝了用于收集液體和氣體的疏導裝置。收集到的浸濾物被處理,氣體被焚燒。
所有這些技術費用都很高昂,只有大型垃圾場才能真正做到規范處理;從效率的角度來講,垃圾場所服務的居民在兩萬左右最為合適。在農村,要建造這樣規模的垃圾場,必須集中好幾個小鄉鎮。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因為每個鄉鎮都愿意把自家的垃圾運到鄰鎮去,而不愿意把鄰鎮的垃圾接收到自家來!而且,建造一個正規的垃圾場需要長期的行政管理,小型鄉鎮很難做到,因此,盡管法律明令禁止,各鄉鎮對“天然垃圾場”的存在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