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我國生活垃圾產量與影響因素
(一)城市生活垃圾產A概述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和堆積量均在逐年迅速增加。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公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2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為13638萬t,比上年增加1.2%,其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7404萬t,無害化處理率為54.3%;2003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為14857萬t,比上年增加8.8%,其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7550萬t,無害化處理率為50.8%。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在生活垃圾產生量方面占有重要比例(見表1-3,以成都市為例)。生活垃圾產生量的60%集中在全國50萬以上人口的70多座重點城市。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量已超過500掩,垃圾的歷年堆存量已達60多億t,全國有200多座城市陷人垃圾的包圍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積多達5億多m2。同時由于無害化處置設施和場所建設的滯后,無害化處置率有所下降。由于我國各地區之間的地理條件、生活習慣和發展水平等差異很大,因而城市生活垃圾的構成也比較復雜。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在產量迅速增加的同時,其構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為: 有機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價值增大;這一變化趨勢將會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構成為:(1)有機物:廚余、果皮、草木等; (2)無機物:灰土、磚陶等不可回收物和塑料、紙類、金屬、織物及玻璃等可回收物;(3)其他:大件垃圾和有毒有害廢物。
垃圾處理《二)城市生活垃圾構成的影響因素、 1.民用燃料結構對垃圾構成的作用民用燃料結構的確對垃圾構成有著很大的影響。燃煤區垃圾中無機組分明顯高于燃氣區,可回收廢品的比例亦明顯降低·。影響城市垃圾組分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燃料消費結構。中國是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國家,一次能源的75%是煤炭。以往煤炭不僅廣泛用于工業生產,同時也是家庭燃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家庭的做飯、取暖均以煤炭為主要燃料,造成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煤灰,垃圾中有機物含量較少。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集中供熱和煤氣化的普及,民用燃料的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同時也帶來了城市垃圾組分的變化。垃圾中的有機組分和可回收廢品的比例明顯提高,熱值進一步增加:廚余成為主要組分,因而垃圾的含水量也相對增加。 2.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結構與垃圾構成
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改變不僅影響城市垃圾的產生量,也是影響垃圾成分的重要因素。從1992年到2001年,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收人提高了2.93倍。與此同時,城鎮居民排出的垃圾成分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生活垃圾中煤渣含量持續下降,而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廢品的含量則持續增長。由此可見,影響垃圾構成的最大因素是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改變。同一城市不同地區的垃圾成分也有所不同。高級住宅區的垃圾中可回收廢物 (塑料、紙類、金屬、織物和玻璃)的含量(82%)明顯高于普通住宅區(47%)。但是,由于普通居民生活水平不高,垃圾中廚余物含量較高,因而垃圾含水率較高,熱值仍偏低。
3.垃圾產生源與垃圾構成刃 我國城市垃圾中居民生活垃圾成分較為復雜,主要由易腐有機物、煤灰、泥沙、塑料、紙類等構成。而且其構成受時間和季節影響,變化大且極不均勻。街道保潔垃圾來自清掃馬路、街道和小巷路面,它的成分與居民生活垃圾相似,但是泥沙、枯枝落葉和商品包裝物較多,易腐有機物較少,·平均含水量較低,低位熱值略高于居民生活垃圾。集團垃圾系指機關、團體、學校、工廠和第三產業等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它的成分隨發生源不同而變化。這類垃圾與居民生活垃圾相比,具有成分較為單一穩定,平均含水量較低和易燃物、特別是高熱值的易燃物多的特點,它的低位熱值一般為6000 -- 20000 kT /kgo
4.城市特征與垃圾構成 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這使我國城市垃圾構成和特性有很大的不均勻性。其特點是: (1)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垃圾構成有十分明顯的區別。大城市的生活垃圾構成中有機物成分和可回收利用物的比重較高而中小城市該部分比重偏低。
(2)由于總體上南方城市的居民消費水平及生活能源氣化率相對北方城市要高,因而南方城市垃圾中的有機物和可回收利用物要高于北方城市。
(3)包裝廢物在城市垃圾中的比重增加,是造成城市垃圾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生活
以及包裝工業的發展、商品的包裝形式越來越繁多,包裝物的種類和數量激增,一次性使用的商品也廣泛被應用于賓館和餐飲行業。這些附有包裝物的用品和一次性用品消費后.包裝材料便進人垃圾中.使得城市垃圾猛增。實際上垃級中的金屬、玻璃、紙類,特別是塑料等物質大部分是用后廢棄的包裝材料。
例如,蔬菜進入超級市場后,雖然由于曾進行過擇選和清洗減少了垃圾中廚余物的量。但卻因為進行了包裝,增加了垃圾中包裝材料
(主要為塑料)的含量。而一次性商品僅僅使用一次便被廢棄,不僅增加了垃圾產生量,同時也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隨著產品的過量包裝和一次性用品的大量消費份額逐年上升,并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